匹克,創(chuàng)立于1989年,總部位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主要從事匹克“PEAK”品牌體育運動產品設計、開發(fā)、制造、分銷及推廣(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件),已有三十多年的專業(yè)研發(fā)、制造和銷售經驗。匹克在中國的零售網點達5000多家,在海外擁有100多個經銷商、1000多個經銷網點,建立起產銷結合的國際品牌運營體系,業(yè)務遍及歐、美、亞、非、澳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品牌歷程
1989年,第一雙匹克牌運動鞋上市。
名稱國際化
1991年,匹克董事長許景南將“豐登”品牌改成更具國際化視野的“PEAK匹克”。同年匹克贊助“八一”男籃,與八一籃球隊達成合作,為“八一隊”成功研制出國內第一雙大碼籃球鞋,戰(zhàn)神劉玉棟成為匹克的品牌代言人 [3]。
商標國際化
1993年,匹克開始在全球注冊,已在185個國家完成商標注冊。
標準國際化
1995年,匹克在同行業(yè)中率先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與國際接軌,堅持“質量第一”的質量創(chuàng)牌道路。
品牌國際化
2005年,匹克全面加速“品牌國際化”戰(zhàn)略,先后通過贊助歐洲籃球全明星賽、斯坦科維奇杯洲際籃球賽等國際一級賽事,攜手休斯頓火箭隊、邁阿密熱火隊、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等頂級NBA球隊,結盟FIBA、NBA、WTA等頂級國際賽事組織,簽約霍華德、帕克等20多位NBA頂級球星以及格沃特索娃等21位網球明星,支持伊拉克、新西蘭等10多個國家隊,成為國際化運動品牌。
2008年,匹克贊助伊拉克、塞浦路斯和黎巴嫩三個代表團開啟品牌北京奧運戰(zhàn)略,讓當時處于戰(zhàn)后的伊拉克代表團最終出現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
市場、研發(fā)國際化
2014年,匹克贊助新西蘭和斯洛文尼亞代表團的索契冬奧會的奧運裝備;作為FIBA籃球世界杯全球合作伙伴閃耀男籃世界杯,為伊朗、澳大利亞隊、新西蘭隊和塞爾維亞四支“匹克之隊”提供專業(yè)籃球裝備。
2016年8月,里約奧運會上,匹克贊助了烏克蘭、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約旦、黎巴嫩、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隊,其服裝42次登上里約奧運會的領獎臺。
2018年2月,匹克贊助巴西、斯洛文尼亞、新西蘭、冰島、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六個國家代表團奧運裝備出征平昌冬奧會。
2021年7月東京奧運會,匹克體育與巴西、烏克蘭、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新西蘭、比利時、冰島等7個國家奧委會合作,為其提供奧運代表團裝備。除了7支代表團,匹克體育還贊助了中國現代五項國家隊,德國、尼日利亞和伊朗男籃,塞爾維亞女籃、女排,以及塞爾維亞和拉脫維亞的男子3×3籃球國家隊等單項運動隊伍,成為了簽約奧運代表團數量中國最多、世界第三的運動品牌。在為期17天的奧運會上,運動員們先后79次身穿匹克品牌的比賽服和領獎服,登上了奧運領獎臺,創(chuàng)造了屬于中國品牌的新歷史。
2023年9月男籃世界杯,匹克贊助了塞爾維亞、德國、拉脫維亞、南蘇丹、伊朗和新西蘭六支球隊。最終,德國和塞爾維亞這兩支穿著中國品牌匹克球衣的球隊包攬了世界杯的冠亞軍。這是德國隊歷史上第一次打進世界杯的決賽,也是匹克歷史上第一次登上世界杯的最高領獎臺。包攬冠、亞軍的德國與塞爾維亞還鎖定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另一支匹克贊助球隊南蘇丹同樣也獲得了非洲區(qū)直通奧運的資格。至此,匹克已在12席奧運男籃名額中占據3席。
2024年巴黎奧運會,匹克攜手巴西、菲律賓、比利時、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新西蘭、羅馬尼亞、冰島、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萊索托等五大洲11個國家奧運代表團,并為中國女籃運動員李月汝、黃思靜,中國現代五項運動員張明煜、羅帥、李澍寰,波多黎各籃球運動員阿爾瓦拉多,以及德國國家籃球隊、塞爾維亞國家籃球隊、塞爾維亞排球國家隊、南蘇丹國家籃球隊等知名運動員實力運動隊提供專業(yè)比賽裝備。由巴西、新西蘭、比利時等11國組成的“匹克軍團”,在巴黎賽場上奮勇爭先,實力向上,共奪得29金21銀25銅共計75塊獎牌。其中,運動員29次穿上匹克領獎服和態(tài)極領獎鞋登上最高領獎臺,創(chuàng)下了匹克軍團征戰(zhàn)奧運的歷史新高。
匹克正式發(fā)布童裝品牌PEAK KIDS
2018年9月,匹克體育正式發(fā)布了青少年運動品牌PEAK KIDS,宣布發(fā)力日益增長的青少年運動生活市場。在同期舉辦的訂貨會上,PEAK KIDS旗下專業(yè)運動、綜合運動、運動生活和時尚運動等4大系列200余款鞋服新品首次亮相。